前不久,上海市第二届创客新星大赛落下帷幕。在大赛上,笔者见到了一个忙碌的身影,那就是上海校外教育系统的科技特级教师葛智伟。葛老师长期从事创造发明和机器人项目的教育活动和教师培训工作,一直以来主持“未来工程师大赛”、“创客新星大赛”等多项大型科技活动项目,同时,也是上海创客教育联盟的牵头人。 三十多年来,葛老师为校外科技教育倾注了全部心血。他先后承担了计算机硬件和电子技术、头脑奥林匹克、机器人、创造发明等多项校外活动项目教学任务,并设计了十余项校外科技品牌活动。“自己亲手设计组织的活动,就像自己一手培育带大的孩子”,葛老师说到自己设计的活动,满脸都是骄傲。 但这位校外教育界的“大牛”,却始终坚守着淡泊名利的本色,活跃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他虽资历深厚,但他和年轻教师打成一片,对年轻教师讨教的问题有问必答,从不敷衍。他虽是很多活动的评审者,但在活动现场仍不时忙碌,俯身微笑观察学生的作品,协调场地的安排甚至餐券的发放等,事无巨细躬身服务,他的真诚、谦逊、温文儒雅,感染与打动着身边的师生。
那么葛老师是如何在一个岗位上,从普通的科技教师做起,最终成为上海市首位校外教育正高级教师的呢?通过下面几个问题,一起来了解上海教育单位的首位“教授”是怎样炼成的。 素养一:捕捉信息的敏锐性,准确把握时代脉搏 上个世纪90年代,学生的电子类制作活动广泛兴起,学生对于收音机、电视机的安装非常感兴趣。但是慢慢地在走下坡路。因为那时候参加这类活动的成本很高,学生需自己购买套件,参与的学生越来越少。随着电子技术发展得越来越快,葛老师认为,再将目光聚焦在收音机和电视机已经落伍了。于是,1994年,他想到了当时最为新潮的现代通讯工具BB机,获得了当时的寻呼机巨头国脉的赞助,举办了“国脉杯”青少年现代通信知识和制作比赛,最终活动吸引了两万学生的参与。活动的成功与葛老师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将传统科技活动与当代最新技术相结合的活动设计理念密不可分。 素养二:设计活动的前瞻性,解决问题的超前意识 30年前,美国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大赛传入中国,上海在1988年首次开展了这一活动,以后每年组织一次中国地区竞赛。由于首次比赛,许多学校教师和学生不熟悉活动规则和参赛内容,因此响应者寥寥。面对这个问题和现状,当时单位领导就建议葛老师设计一个小型活动,作为前期的铺垫,能让更多学校教师和学生了解头脑奥林匹克的活动规则,并参与进来。于是,1995年,葛老师借鉴了美国、英国中小学科技创新大赛的一些做法,设计了上海市头脑奥林匹克擂台赛,以解决教师和学生对比赛的畏难情绪。 活动抓住症结,着力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思维方式的转换,虽然比赛创作主题是规定的,但是创作成果没有固定的、统一的答案,这种思维方式突破了学校教育一刀切的传统思维,启迪和活跃了师生的创新意识;二是提供共享的学习环境。葛老师将开放的理念融入活动中,以打擂台的方式呈现。每月组织一次擂台赛,一学期共四场。通过每个月的擂台赛,给大家提供一个学习的场景和机会。参赛者在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观摩他人的成果后,可以进行再修改和完善。学生可以通过这样的活动过程不断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 素养三:勇于担当的品质,发挥好引领者的作用 1999年,大学生机器人比赛开始盛行。中小学生范围内的机器人比赛也逐渐兴起。但我们中心尚未启动机器人方面的项目,葛老师认为中心作为市级校外机构,它的地位决定中心必须开展这样一个活动。于是,他向时任中心领导的卢晓明主任申请开展中小学生机器人竞赛。在此建议获批后,经人介绍,与上海交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吕田生教授合作开展了机器人竞赛活动。几个月后,机器人被列为第二界青少年科技节的主题活动。这一届科技节的机器人项目在长风公园一个四层楼的大厅里面进行了开放式的展览,比如机器人下围棋,机器人打乒乓球等。葛老师认为,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作为全市青少年校外活动的引领者,有责任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做出选择和行动,发挥好引领者的作用。 素养四:远大的工作理想,办一个自己的品牌活动 葛老师负责过一个阶段的头脑奥林匹克竞赛活动,大家非常喜欢它的内容和形式,也都以能够参加美国的世界决赛而自豪。参赛队卯足劲力争出国参赛的激情引发了他的一个梦想:“我们为什么不能办一个能够吸引世界青少年来中国参赛的活动呢?另一方面,他认为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形式太单一,创新活动要求学生自己发现课题,这是一种激励,但有时也是一种制约,这易使一些发现不了好的创新课题的学生游离在创新活动之外。 能不能像工程师一样在完成既定任务中开发创造力呢?这些思考渐渐明晰了他想要的活动,要做一个以任务驱动的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活动,这就是他倡议开展“未来工程师”活动的初衷。在中心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首届“上海未来工程师大赛”于2004年成功举办,经过15年历程,活动从最初的四个项目发展到现在的八大工程师职业领域11个项目,涉及的工程技术范围越来越广,最终成为学生喜欢的上海青少年科技品牌活动。 素养五:开阔的国际视野,永不满足的创新精神 由美国发起的STEM教育在教育界掀起波澜,对基础教育尤其是校外教育影响很大,面对这种教育新态势,葛老师通过学习,他认为社会上正在开展的创客活动及其衍生出的创客教育与我们一直开展的科技活动有许多吻合之处,都是以项目为驱动、以动手实践为主的体验式教育,而创客活动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其兴趣、创意、DIY、跨界、分享的理念对于优化科技活动有很大的帮助,于是葛老师在2014年底倡议由中心带头开展创客教育活动,借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双创”东风,于当年5月建起了上海创客教育联盟,并策划和组织了首届上海创客新星大赛,开启了上海青少年的创客教育活动,形成了上海青少年创新教育的新态势。 一项科技活动的设计如何体现应有的教育价值,考量哪些校外教育原则? 校外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活动。看似简单的一个活动,却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学生的发展需求以及葛老师的设计理念。设计这些活动时,一般都会考量哪些因素?葛老师介绍,在设计活动时,主要考量的因素有一个演变的过程,侧重点略有不同。但都离不开以下几点: 教育原则一:牢牢抓住立德树人是科技教育的根本 科技活动是一项将知识积累、技能培养、探究性学习融为一体的活动,旨在通过富有挑战性的活动项目,将学生在课程中的多学科知识和技能融入活动过程中,为广大青少年科技爱好者进行学习、探索、研究、实践搭建成果展示和竞技交流的平台,旨在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提高科学素质。 葛老师说:“科技教育是希望学生通过参与科技活动习得科学的思维和方法。但是,科技制作过程中有一个外部援助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科技教育工作者。为了凸显学生自己的水平,所以我在设计环节时,增设了学生现场测试的部分,在规则设置时强调每个学生的参与。”葛老师又补充道,“如果科技活动给学生留下的是弄虚作假和滥竽充数的印象,那还不如不搞。” 教育原则二:重视科学普及工作,有效扩大科技活动的受众面 葛老师认为,科技活动不应该只是部分学生精英的专利,应该让更多的孩子参与进来。他说:“我一直认为,科技教育包括创客教育是大众教育,应面向广大的学生。”因此,他在设计活动的时候会将参与成本、趣味性、可参与性、难易程度都考虑进去,让科技活动更加平民化,更加可亲近。比如,当初在“国脉杯青少年现代通信知识和制作”比赛过程中,他通过“通信知识”手册的编印以及知识竞赛环节的设置,极大限度地扩大了学生参与的范围。 教育原则三:要密切结合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点” 校外教育是兴趣生成的教育,它对学生没有义务的约束而全凭兴趣,因此只有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才有活力。让学生回归“玩”的本真,让他们在玩中感知科技的魅力,这是葛老师逐渐明白的一个道理。 怎样的活动内容才会使学生感觉有兴趣呢?葛老师想到了电竞游戏,电子游戏中“过关”是保持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于是他借鉴这一手法设计了一系列“过关”类活动项目,如“投石车”项目,只有投中当前目标才能进入下一关的投射,学生在竞技中紧张、兴奋的形态充分体现了兴趣激励的作用。他设计的“云霄飞车”、“戈德堡装置”项目同样深受学生的喜欢。美国创客嘉年华活动发起人多尔蒂说过,玩乐会使他们变得更好,更有创造力,也更有趣。葛老师的想法与其不谋而合,他认为好奇心、兴趣才是支撑学生持之以恒进行创新的不竭动力。 一个优秀教师该如何因材施教,培养科技后备人才? 葛老师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有何心得?葛老师透露,校外活动始终围绕着的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才能的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才能是科技活动中学生培养的核心;同时,沟通表达与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也非常重要。 妙招一:因材施教,开展个性化教育 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育是校外教育非常重要的特点。葛老师认为,校外教育对象是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年龄段、不同知识水平、不同能力结构、不同喜好的学生,他们对于主题的诠释,对于作品的创作都有自己的想法,很难用统一的方式去教去要求。教师只能按照每个学生不同的想法不同的进度来指导,比如指导他们查阅什么书籍,搭建什么结构,增加什么道具等。应该说,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育是校外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也是校外教师比较擅长的。因为校外教师经常碰到一个班级中有年龄差异水平不一的学生,那么就须尽可能按照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水平程度安排合适的教学内容,比如可以让年龄大、水平高的学生做难度高一些的作品等。 妙招二:容忍学生的差异,提供学生发展创新能力的载体 葛老师坦言,刚开始工作时,对育人他也没什么特别的方法。教创造发明的时候,对于有课题的学生,按照传统方式教一些技法。但是面对没有课题的学生,怎么教创造发明呢?后来他想,引导学生制作一些作品,应当发挥他的想象力,让他通过作品充分体现想法,而不是通过依葫芦画瓢跟着图纸做的方式。后来葛老师渐渐明白,其实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载体,学生的作品就是一个载体。所以,后来的机器人比赛和未来工程师大赛就融入了这样一个概念。就是说一个主题或者一个任务,学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解决方案。“我们需要的就是不同的结果,而不是统一的标准。” 妙招三: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养成,在团队合作过程提高学生素养 除了创新能力的培养,葛老师提出,团队合作以及沟通表达能力是在对当今学生培养中比较重要的另外两种能力。“现在很多活动在设置时非常注重团队的配合与管理,如OM和DI等基于项目的创造活动,活动中包含科技、艺术和人文等领域的内容,需要不同专长的学生组成团队才会产生较好效果。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事情都是要与人合作才能完成,各个工种仅靠一个人的力量就能完成的工作越来越少了。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与人合作的能力,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反之,则一定会左右为难,寸步难行。”他言道。 沟通与表达的能力也很重要。葛老师认为,这一点在科技教育过程中尤为重要。他列举了很多由于学生表达与沟通能力的欠缺,导致作品未能获得高分的案例。他说:“如果没有很好的表达能力,那么再好的东西都会烂在肚子里。”沟通和表达其实是一种与人交往的能力。学生在接受评价时也好,与人对话时也好,应该通过一种婉转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与评委直接顶撞着实不是一个很明智的做法。 一名普通教师要经历怎样的磨练,才能成为优秀教师? 长于实践,短于理论,是校外教师的普遍性问题。校外教师大多一直在各种场所策划活动,指导学生,甚至自己开发教具、学具,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指导能力。许多专家在教育理论方面的谙熟,让葛老师学习到很多,也倍感压力。他认为,校外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与反思,树立专业发展自信与自觉。 磨炼一:在繁琐的工作中,依然坚持教育理论素养的提升 对于专业发展,葛老师同样是个有心人。他经常与校内外专家们同场担任评委,同时也长期在一线,观察与辅导校外教师成长。他发现,校外教师比较容易扎进具体的工作和学生事务中,非常忙碌和辛苦。但是教育理论素养还是要加强,要学会用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 葛老师反思自己在这方面做得也不够好。很多动手能力强的老师,如果缺乏比较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论,要上一个高度就很难了。“我们搞一个活动,不能仅仅停留在任务层面,而应上升到有教育理念支撑的教育项目层面。很多老师可能觉得教育理论学了没有用,其实当有了这些理念之后,在无形或不知不觉当中,就会用到这些理念,这些理念也会引导我们开展工作。” 磨炼二:学会自我加压,及时总结凝练教育成果 除了教育理论素养,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那就是专业技能和水平有待提升。“现在的校外教师需从单纯的组织工作中解脱出来,在专业技能上要有更多的钻研和进修。比如我在进行教师培训的时候,我会通过实训的方式带着老师像学生一样做项目,了解项目的重点和难点。只有教师自己对项目有了透彻的把握后,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知识和能力结构的活动;只有自己在专业技能上是个高手,才能发挥引领和指导学生的作用。”说完,葛老师又笑笑说:“这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现在的校外教师工作量都很大,业务能力的提升只能靠自我加压了。” 葛老师建议,校外教师应该通过写作带动自己的学习和思考。他虽然工作繁忙,但是却利用闲暇时间积累了很多学术成果,比如根据多年指导学生进行发明的心得,撰写了《少年创客思维养成》一书,此外还参与了上海交大主编的《揭开机器人的面纱》一个章节的编写。其主编的《魅力机器》已交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审稿,与人合作撰写了《英特尔国际科学和工程大赛活动指南》、黑龙江省中小学教材《技术》3~6年级课本。针对科技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葛老师撰写的两篇论文《优化青少年科学思想养成的软环境的初探》、《运用命题创造活动模式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理念和实践》分别获得第19届和第21届全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征集活动一等奖,论文的观点获得了专家高度的认同。 著书立说,成果丰硕,这对于一个长期活跃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是不易的。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积累丰厚的学术成果?葛老师非常谦虚地笑道:“我其实是一个非常懒惰的人,不喜欢写。但是我喜欢思考,喜欢反省。所以我的论文都是因为我有话要说而写就的。虽然我自己也没做得很好,但我认为,校外教师应该真正去写点东西。写作可以带动自己的学习和思考。写作不是将自己脑袋里的东西直接说出来,而是要经过一系列的加工,比如寻找理论依据,理顺逻辑关系等,这是一个将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很好的方式。我每写一篇文章都需要思考很多教学实践,查阅很多资料,这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 从教30多年,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是什么?葛老师毫不犹豫地说:“那当然是我设计的活动得到学生的喜爱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