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创客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

(一)高校创客教育的几个实践误区

1、创客教育实践不能与工程教育实践简单划等号

高等教育层次的创客教育强调的是创客精神培育和创客文化积累,重视过程性的、发散性的培养实践。工程教育更强调明确的成果导向、围绕技能和产品展开。

随着新兴工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和跨界融合,这种差异也正在产生形式和内容上的某种融和,例如当前关于“新工科”教育的讨论。

2、创客教育实践不能与创业孵化简单划等号

创客教育理应包含教学、训练、比赛、孵化等的复合型教育实践,基于创新创业素质能力的培养成果,适用就业、创业、科研等多元化发展的评价机制;同时应始终明确创客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功利观、理性的创业价值观,从而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

3、创客教育实践不能与创业比赛简单划等号

创新创业是一场“永不落幕的比赛”,需要的是一种“永远在路上的精神”。比赛不是终点,更应该是起点;比赛最重要的不是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

4、创客教育实践不能与创客空间简单划等号

高校创客空间是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在实践训练环节的延伸,承担了将创客教育由第一课堂的教室转向第二课堂的赛场、实训场、孵化园区和社会资本的承接功能,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联系起来。但是创客空间不能脱离校园、脱离“第一课堂”,以为建了创客空间就能“包打天下”。

中国高校创客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

(二)高校实践需要把握创客教育本质

第一,创客教育不是一场运动,而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创客教育应该成为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与现有教育体系融为一体,而不是独立于现有的教育体系。

第二,创客教育是创客式教育,而不是培养创客的教育。创客式教育把“基于创造的学习”或者“通过创造学习”作为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培养创客的教育则强调的是创客人才培养。创客教育不是培养“创客人才”的教育,而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创造力教育,而不是一部分感兴趣或者热衷于创造的创客教育。

第三,创客教育不是单纯的动手实践,而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创造中学习”是创客教育的主要学习方式。创造的过程虽然常常包含动手实践的环节,但动手实践并不是创造的全部。创客教育贯穿了“创造性”思维,提倡学生以“创造性”的思维投入到实践过程中。

第四,创客教育不仅是工具和技术,而且是利用工具和技术开展创新思维与创造力教育。创客教育的实施虽然离不开工具的支持,但创客教育关心的是利用工具和技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因此,在创客教育的实践中不应只关注工具和技术的工具性价值,而应更加注重其目的性价值,使创客教育走出“唯工具主义”的误区。

第五,创客空间不是创客教育的核心,只是创客教育有效的载体之一。创客教育包含三大元素,即创客教育课程、师资、实践平台(创客空间),其中创客教育课程是基础,师资是关键,实践平台是载体。只有建立在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和专业的创客教育师资基础之上的创客空间才能够真正发挥其教育功能。

(三)高校创客教育的动因、转型与关键问题

1、创客时代高校创客教育发展的动因

一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经济进入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常态,高校需要培养一大批创新创业人才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二是适应“互联网+”新一代技术影响下中国创业环境深刻变化的外在需要。创业的竞争不仅来自业界里或者区域内还来自全民性和全球性,成功创业不能依靠个人英雄主义而必须要靠团队合作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同时创业者不仅为了生存和赚钱还会考虑实现自身价值和理想。

三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需要。高等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不断提高高等教育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贡献度。

2、众创时代高校创客教育发展的转型

众创时代高校创客教育发展重点在于把握以下三个转变:

一是高校创客教育从面向少数群体提供少量课程的教育,转变为面向全校师生融入学科专业的教育;

二是从仅由某个部门孤立的开展若干项教育工作,转变为普遍建立面向全校性的创客教育服务平台;

三是从高校孤岛式的、低影响的、单一性的开展创客教育,转变为协同外部资源构建教育孵化一体化的创客教育生态系统。

3、创客时代高校创客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

未来高校创客教育将体现系统化、学科化、实践化、专业化和国际化等特性,做好高校创客教育需处理以下五点关键问题:

一是优化高校创客教育生态系统。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保障,整合政府、高校、企业、社会等多方资源,构建完善、开放、合作的创客教育生态系统。

二是实现创客教育与专业行业的深度融合。以专业学院为依托,开发工程创业和技术创业方向,实现创客教育与专业和行业的深度融合。

三是促进创客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建立面向行业产业和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加快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大学科技园建设,使大学科技园成为成果孵化和创新创业的重要基地。

四是加强创客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要培养懂行的创客教育师资,建设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支持教师科技成果产业化,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实现师生同创。

五是要着力推进创客教育国际化。面向经济全球化需要培养一批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要求、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创新创业人才。

总之,创客教育将推动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加速转型,培养大批“实战型”科技创新人才,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4-2019 mak-er.com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服务协议|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