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创客进行时

上个学期,孟琦(化名)和她的小组曾为一门工业制造体验类课程——《工业系统基础》的期末展示选题绞尽脑汁。

小班辅导老师、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创新开放实验室主任王德宇给他们提出了建议:“不如,你们加入i.Center正在做的新项目—‘智能化机床点检设计’,一起跟着项目做做,说不定就有展示的想法了。”

孟琦和组内绝大多数成员都来自文科院系,一听到项目的名字就犯了怵:“我们都是文科生,这个项目太‘高大上’了,我们实在能力有限。”

但在王德宇看来,技术的掌握程度并非是创新项目的准入门槛。于是,身为“文科生”的孟琦与其他小组成员正式投入到i.Center的新项目中。

如今谈起这个项目,孟琦十分兴奋:“(加入)一开始是为了期末展示,后来投入其中,真实参与项目孵化、培育、成型的全过程,我切身感受到了创新创业原来离我这么近,清华的创新创业氛围真的很浓。我只是偶然窥探一隅,如是真正有梦想的Tsinghua hacker置身其间,一定能找到他的天地。”

(一)幢幢高楼:清华创客

2018年成立的新兴文创企业——“清化物”文创,便汇集了一群有着“在八字班录取通知书内都装上‘清化物’纪念品”这一“宏伟梦想”的清华创客。

“清化物”创始人、清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六字班本科生朱廷威一直对创业抱有巨大热情,从大一起便在各个初创公司、各行业创业团队中摸索。机缘巧合之下,朱廷威结识了几位一直对文化创意产业富有兴致的美术学院同学。在对行业前景、个人精力、创业风险等多方面情况深思熟虑后,朱廷威开启了自己的文创之路。

与朱廷威这种长期浸润在“创业咖啡香味”中、对这一领域有长期关注了解的创业者相比,清华大学外文系六字班本科生王湘文的“水果团购”创业想法,则更多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

“我发现,留学生们因为语言习惯等问题,很少使用、也不太了解外卖app,但是他们对水果的刚性需求一直存在着。之前,人文学院一直有创建‘奶茶团购群’的优良传统,我就想到不如做个水果团购满足留学生们的需要。”王湘文结合自身文科背景,给出了“大学生创业”新的定义:在创业中,想法远比技术、金融背景重要,创业者必须学会“投机倒把”,即发现市场痛点、精准瞄准人群。

大学生移动美妆平台“清春汇”创始人张芝薇的创业项目,同样也是在日常生活的横断面中发现到了开启事业的小切口。大三时一次不尽满意的“网上约妆”体验使张芝薇发现学生妆发服务的供应缺口。开学毕业季、院系学生节、大型文艺活动,庞大的校园妆发市场为张芝薇带来收益。

2015年5月,李克强总理在清华园两公里之外的中关村创业大街3W咖啡店点了一杯“创业咖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在全国吹响。一场从个人带动群体、由社会走进高校的大学生创业浪潮浩荡袭来。

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中心对2017年清华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统计显示,2017届毕业生中直接就业人数多达3501人,其中又以研究生为主体;自主创业者主要来自于美术学院、经管学院、计算机系等,创业领域集中在文化创意与互联网等领域。

而清华人的创业路更是走在各高校前列——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布的《2017年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优秀创业团队评选结果》一等奖获得者名单中,清华独占鳌头。

专业技能或个人兴趣的灵活运用、有心的或无意的群体需求捕捉、科研的或生活的新奇发现转化,成为了清华创客的砖砖瓦瓦,清华园里,幢幢“创新大厦”正拔地而起。

(二)创业温室:教育型孵化器

2018年校庆期间,为清华二校门“美白”的“网红黑科技”正是“易净星”创业团队所推出的隐形镀膜技术,而这支队伍的创始人便是清华大学医学院毕业生肖鹏飞。

2014年首届“校长杯”创新挑战赛的赛场上,涂抹了肖鹏飞团队研发的隐形镀膜剂的玻璃“出淤泥而不染”,赢得现场的阵阵惊呼。极具开拓性的高新技术和高度成熟化的产品使肖鹏飞将“校长杯”金奖收入囊中。

.谁又能想到就在不久之前,肖鹏飞的团队在产品转化环节曾遭遇发展瓶颈——对于清一色理工科专业背景的他们来说,市场化运作、产品宣传与营销等商业性问题,恰恰是创业过程中比技术研发本身更难的“拦路虎”。商业性社会经验和资源的匮乏,常常干扰着项目进度。

肖鹏飞最终选择参加清华大学创新创业平台清华x-lab(全称为清华x-空间)。一方面,x-lab能够在公司战略、公司运营、产品销售、推广宣传等方面给予支持;另一方面,不同项目的成员在这里汇聚,更可交流经验、思维碰撞。

成功转型的“易净星“只是清华x-lab诸多孵化项目之一,一个又一个的创业传奇不断在这里上演。

(三)清华校内创业孵化平台

清华x-lab

清华x-lab成立于2013年,是清华大学新型创意创新创业人才发现和培养的教育平台,以创意为轴,联通着大学生创业者与资本、市场和社会。园子里与清华x-lab相似的面向学生的孵化器平台还有许多,i.Center便是其中之一。

在2014年第24次清华大学教育工作讨论会上,学校曾就“创客交叉融合空间的构建”进行专题讨论,将视线聚焦在以创客为代表的创新实践和教育模式。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借搬至李兆基科技大楼的契机,决定打造“清华i.Center”。

清华i.Center

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创新开放实验室主任王德宇将i.Center在创新创业中的作用定位为“十字路口”。

他完整解释了一个创业项目的孵化全周期:“创新项目最初诞生,是在各个院系(主要指工科院系)大一大二的课堂上,期中期末作业都会有对综合项目的要求,涉及产品的实现,机床、零部件等技术。而中心有这样的技术,便可以开放给有需求的同学使用实验室和机器设备”。

创业项目的另一个来源是清华大学校团委科创中心,既包括兴趣团队、“挑战杯”孕育出的新兴创新项目,还包括各院系老师带着同学在实验室做的科研创新项目。这一类项目“更需要把产品做出来,做出现实的成果,在实验室进行技术开发之后,到了产品的实现和投入量化生产,尤其是工业设计与工程实现的环节时,就需要进入i.Center来进行初期工程与技术层面的孵化”。

这是因为,一方面i.Center作为相对成熟、成规模、具有对外服务能力与较强专业性的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掌握着较为丰富的资源;另一方面,它能突破各专业实验室专业性过强,而难以实现跨学科整合统筹的局限性。

i.Center的教学科创资金,大部分来自学校经费投入,此外,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等国家政府部门也给予了直接的重大经费支持。王德宇介绍道:“2016年清华大学被评为全国首批四家双创基地之一,发改委向清华下拨专款支持。在清华下属六个孵化器平台中,近一半经费投入到i.Center基地设施建设。”

当同学们的项目经过i.Center这个“十字路口”,由产品走向市场,就又会需要清华x-lab、清华科技园、启迪之星这些孵化器平台。“这些孵化器更多的是提供商业的孵化,包括市场导入、寻找投资人、提供商业投资等等。”

目前,清华大学x-lab主要为清华在校学生、毕业生提供服务。清华大学x-lab创业导师殷建松认为,可以将这一模式推广向社会大众,将服务对象扩展为“具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殷建松于2016年成立了一家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社会企业——校园VC。校园VC承接x-lab和i.Center部分创业训练营,两年时间内,已孵化近三十个创业项目。

与传统市场化运作的孵化器不同,x-lab与i.Center更强调自身的“教育”属性。王德宇特别强调学生对老师的“天然的信任感”——“这种信任就建立在相对简单、单纯的关系上。”

正是出于这种初心,清华创业团队在清华x-lab享受着导师免费的培训和咨询,x-lab则不会在创业公司中持有股份;同样,作为学校下属的二级教学单位,i.Center在创业项目孵化中也更多站在“教育”的角度,强调“服务”、“公益”属性,而不会参与学生创业项目的股份股权。

(四)处女地:风口与风险

“大学生创业的春天,可以说已经到来。”殷建松对清华乃至全国大学生创业前景信心十足,“教育部举办的‘互联网+’大赛,显示了国家层面对大学生双创的重视;学校方面也提出,要从教学型、学术型转变为创新创业型高校。创新创业对当下的学生来说,很有价值。”

这场浩浩荡荡的创业大潮,吸引着前赴后继的创业者,但投身这片风云巨变的未知浪潮,也面临着倾覆的巨大风险。

王湘文在今年二月选择结束水果团购的项目,一来是由于团队人员流动——原团队成员包括一名留学生,但在学期交换结束后回国,二来也是因为学业压力加大,时间与精力难以平衡。

“清化物”创始人朱廷威也坦言:“创业失败率是很高的,尤其是大学生创业。”他为创业付出了许多——“一直认为创业是神圣的,是需要全情投入和付出的,自然是需要舍弃很多的东西,大一做了很多社工都放弃了,也放弃了去交换的念头”。

“选择自主创业实质上是(让自己)走出舒适区。”王德宇说,但“选择进入国企、央企,也承担着相应的风险。风险处处都在,不只是创业。”

创业者与学生的双重身份,为大学生创业者带来角色转换、时间分配上的难题。这种压力一定程度上也来自于清华一贯重视学习、重视分数的传统心理。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七字班本科生王可自中学起便对创新创业有着持续关注,进入清华后多次参加“挑战杯”等科创比赛与创新创业项目,但在创新创业的实践中,王可深感清华与自己梦想中“创业咖啡浸泡着”的大学校园,还存在着一定差距。

“咱们学校的同学们其实对成绩的重视程度特别高,这可能也是由整个中国的大环境决定。特奖评比中,成绩优异者还是占绝大多数,大家‘膜’的基本还是成绩好的同学。我们学校的校风也讲求实干、少说多做,但是在创业的时候,首先还是得有很多想法,所有人一起说、一起开脑洞,鼓励所有的创意。”王可说。

谈及针对创新创业的清华大学学生创业人才培育计划——“启•创计划”,王可说道:“客观来说,启创计划在清华的众多计划中显得比较边缘化,组织性不强,在学生群体中影响力不够大,与思源、薪火等其他计划相比,逊色了很多。”

王可回忆起参加“昆山杯”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可以说是清华校内等级最高的创业类赛事——的经历,深感“文科生有很棒的点子,但因为缺乏技术便趋于平淡沉寂”,他发现,文创项目同质化问题极其突出,“由于缺乏核心技术的突破,许多项目仅是在模式层面进行调整,便在‘红海’(形容市场空间有限)市场上打成一片了。”而理工科学生“虽进行了大量科研,手持技术,但想法不足,找不到更好地投放市场的方法,无法应用实践。”

在她看来,“现在很大的问题是,有创业想法的文科生与理科生缺乏相互认识的途径。”

如今,清华着力建造一个“创意•创新•创业”造梦空间。在基础设施、硬件设备、体制机制等“物”的层面,工程建设已成果斐然,一座理想创业之城熠熠生辉。但在“人”的层面,创客空间距全面建成还有许多需要完善之处:青年创客在心理上仍需完成创业理念的转变、跨专业创新人才信息交流平台依然有待完善、人才培养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尚未取代“分数本位”……同时,建筑基底、拓宽领域外,以人为本位、重视创客个人梦想,才能真正实现搭建造梦空间的清华梦。

“我想,作为世界一流大学,在创新创业领域,清华想要与斯坦福等世界名校比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王可总结道。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4-2019 mak-er.com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服务协议| 帮助中心|